2018-10-27 14:45:38 1225 管理员
互联网+农业会擦出什么火花?广东有了自己的擘画。根据新鲜出炉的《广东省“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到2018年,广东要在农业在线化、数据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决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农业电商加快发展,城乡数字鸿沟缩小。不过不少农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他们最希望的不仅是高大上的“在云端”,也包括对农业传统环节的重视与扶持。
记者了解到,《计划》旨在通过构建全省大数据综合管理格局,让农民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现代农业红利。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这22条计划,让全省的农民与“互联网+”接轨,通过“互联网+”彻底将“菜篮子”两端的农民和市民有效连接,让农产品生产得安全高效,让市民吃得安全舒心。
具体来说,互联网是怎么和农业生产结缘呢?根据《计划》,广东要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水肥一体化和智能节水灌溉、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基本农田划定管理、农机定位耕种、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精准化作业。农业专家告诉记者,举例来说,智能灌溉能减少过去大水漫灌的做法,既节约了水资源,也能把养分更加精准地送给农作物,对减少农药等投入品对土壤的污染也很有好处。
在养殖方面,将实现养殖过程可视化,加快智能感知、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加快推进育种管理、环境控制、精准投喂、疫病防控、远程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处理、质量追溯等智能设备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的应用。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计划》提出要推进食用农产品溯源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实现生产信息可追溯。而在现代都市人越来越熟悉与依赖的生鲜电商这块,《计划》提出要探索本地品牌农产品“基地+城市社区”、“批发市场+宅配”等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进城与农资下乡双向流通,实现农产品省级电商体验馆互联共享。
上一篇:用创新突破农业服务“一公里”瓶颈
下一篇:北京打造28个农业生态标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