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村的农民早已离开种地老本行,转身在互联网上耕耘,开淘宝店专卖毛衣、毛线,踏上了发家致富的高速路。作为全国首批淘宝村的农民,他们当中不少已身家千万,开豪车、住县城商品房、有羊绒店铺已成为他们的财富标配。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全国,像东高庄这样的淘宝村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在中国农村地区已形成1311个淘宝村。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只有200多个。
近年来,农村电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下悄然而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都不会改变,随着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等技术不断改造升级,农业也势必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互联网+农业”是一种机遇,意味着新型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山东村民互联网上卖土特产,年入几十万成致富能手;海口美社村借助互联网,促村民走上致富路;湖南的“村村通”农业平台,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尝遍“湘味”;常宁西瓜、宁乡花猪肉的“二维码身份证”……这些,都是“互联网+农业”的现实成果,不仅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打响了地域知名度,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实惠,还使农产品信息更加透明化,更好地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消费者们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互联网+农业”不仅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电商平台也积极参与,给与了技术支持,让农民可以发家致富,得到更多的实惠。但是,农村电商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要扎实产业基础,“好酒不怕巷子深”,只有将产品做好做强,才能让广泛大众选择、接受;当地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商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监管,杜绝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行为,保证消费者能买到真正放心的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地域效应;政府部门也应营造氛围,整合资源,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体制机制,引进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教农民对当地特色产品进行包装,并且进行线上销售,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实现“生产--宣传--销售”一体化,为电商的发展提供条件。只有农民、电商平台、政府、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完善制度,积极创新,勇于合作,积极主动,共同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才能真正搭乘上“电商快车”,在致富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下一篇:重庆市农业物联网生产智能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