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性的消费升级,农产品电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遇上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生鲜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问世便是明证。然而,与生鲜电商市场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盈利数据的凄凉。《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只有1%能够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这只能说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比开拓农村市场、推广网络购物要难得多。
有人说:“我们的电商已经进入21世纪了,而我们的农业还很多处在19世纪,他们两个人目前是牵不了手的。”这一论调无疑过于悲观,但的确揭出了农产品电商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农产品的标准化、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农产品的质量信任程度,还远远跟不上电商发展的速度,也难以契合当前消费者的需求。
在南沙榄核一望无际的蔗田里,记者看到了农产品生产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农民们对于烂市滞销的忧虑。在肇庆臻汇园小区,记者听到了居民对菜篮子服务快线的称赞,也明白了消费者对于生鲜电商真心的欢迎。在新会崖门电商服务站,记者见证了供销社转型开“网店”的尝试,也体会到了几乎不拥有任何网络资源和资本优势的农产品流通企业要实现“互联网+”有多么的不容易。
让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更快、更多地销往外地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正是我们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初衷。灭掉农产品上行之中一只只的“拦路虎”,需要政府、电商平台、物流流通企业、终端销售商、农户等各方形成共识与合力。谁都不是武松,一人打虎难,众人合力必功成。在南雄,在新会,我们看到了有为政府引导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努力;在肇庆供销社,在广东农垦,我们看到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的探索;在京东,在本来生活,我们也看到了它们帮助打造农品品牌使出的高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农产品上行之路,会愈加通畅。
上一篇:丹凤建成首个物联网智能温室
下一篇:区块链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