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当前“三农”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等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利用期货工具服务实体经济,从终端实体企业来看,已经逐渐显现成效。
吉林云天化和期货市场的缘分开始于2009年。吉林云天化参与期货市场有个明显的特点——尝试性介入、保守参与:仓位比例相对较低,套期保值量仅占公司现货经营量的10%-20%;每年进场两三回,中长线操作。
2011年到2013年底,吉林云天化逐步增加套保比例和套保量。伴随着公司经营量达到100万吨,对期货的参与需求也开始提升。这一阶段,随着公司业务量增大,参与期货量也是递增的。这个过程中,玉米期货盘面先后经历了上升市和震荡市,吉林云天化期货团队开始放大胆子,增加了期货参与量,对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两种参与方式的操作也更加纯熟,公司盈利水平随之上升,收获了一些套保红利。
到2014年以来,云天化不断创新参与模式。除了套期保值功能之外,期货逐渐成为吉林云天化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渠道。云天化负责人表示,“这一阶段我们做了卖出保值以及实物交割,期货市场确实成为我们公司的一个采购和销售渠道,尤其是采购,这两年因为正好赶上玉米价格下行期。大商所的标准品玉米,相对来说质量还是比较好,所以交割也通常比较顺利。”
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云天化从最开始对期货概念上的了解,到发现了价格避险功能,再后来变成了经营必不可少的信息平台、采购平台和销售平台。
从现货角度看,吉林云天化成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司+”模式的合作社经营体系。公司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帮扶家庭农场致富,该模式通过土地的集约化、种植的标准化、农机的规模化、核算的单元化,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推进农村的城镇化。
从期货角度看,吉林云天化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从最初的“现货思维”参与到订单农业和粮食银行,也为农业合作化纵深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前车之鉴。
对合作社来说,通过套期保值转移风险后,合作社能够更加专注于现货经营,不再因为价格的不利波动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实现平稳经营。即使在不利的价格走势中也可以稳定地给贸易商提供玉米,提高合作社的诚信度和信誉。
据介绍,未来几年,吉林云天化将在现有的粮食、化肥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公司自身在粮、肥、种、药、农业技术方面的产业链优势,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全程服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
积极探索场外模式
近两年,随着农产品尤其是玉米价格波动加剧,合作社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凸显。吉林云天化在常规的套期保值之外,创新引入了场外期权。为之提供这一产品的是永安期货全资子公司永安资本。
吉林云天化与永安资本公司合作的带头试点——“粮食银行+场外期权”。所谓“粮食银行”,是农业企业在提供粮食仓储和收购等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依托企业信用,以农民存粮为载体,向农民提供延期点价收购、短期融资和存粮价格保险等一系列保值、增值服务的新型粮食经营模式。
吉林云天化合作社作为场外期权的买方,只需向永安资本支付少量的权利金,即享有到期要求卖方履行相应合约或放弃执行的权利。永安资本作为场外期权出售方,将所持有的场外期权头寸转换成期货头寸,并依据该数值确定在期货市场应建立的对冲风险的期货头寸。
当市场价格变化时,永安资本通过对期货头寸的动态调整,将价格风险转移给期货市场的投机者,保证自身一直处于风险中性状态。
与传统企业“亲自”操盘参与期货的方式相比,场外期权操作简单,资金占用少,某些情况下保值效果较期货更好。场外期权挂钩期货价格,同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走势趋同的特性。因此,场外期权替代期货作为“粮食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更具可行性与操作性。 “粮食银行+场外期权”运作模式就是运用场外期权解决“粮食银行”所面临的农民点价前及点价后价格下跌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场外期权+粮食银行”模式使“粮食银行”这一惠农支农创新组织形式与“场外期权”这一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模式有机结合,有效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断涌现的规模性风险管理需求,起到保护广大农户农企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的功能与作用,有力推动国家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此外,通过“保价格”实现“稳供粮”,客观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