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山东华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华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可靠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让“骨感”的智慧农业丰满起来

文章来源:中国智慧农业网 人气:1171 分布时间:2018-10-25 14:43:17 S M L

                                                  32.jpg

“智慧农业”正在成为一个潮词,农业智能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从事智慧农业产业的不少公司,都感受到了智慧农业在中国发展得并不顺利。这一热一冷,让智慧农业如何发展似乎掉入了“云里雾里”。

“智慧农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云平台等三个方面,智慧农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宝祝强调。

农业物联网要从“头”做起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过去我们需要进口一些传感器和设备,但是现在我们国产的好多设备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杨宝祝说。

杨宝祝进一步解释,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和产品主要是通过传感技术、智能技术还有网络技术,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自动控制。杨宝祝呼吁,当智慧农业这场农业科技革命悄然兴起的时候,还需要从“头”做起,踏实做好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数据产生知识,知识产生智慧,农业实时传感数据是智慧农业的基础,低成本、易用可靠的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控制设备是智慧农业能否广泛应用和普及的关键。”杨宝祝说。

大数据既需架构又要海量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温孚江介绍,农业大数据在生产环节、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决策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农业大数据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大数据的架构是否规范,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海量是否能够保证。”杨宝祝说,但是他发现目前有一些农业大数据,或者是数据量较少,达不到发现知识、智慧的目的;或者是数据量足够大,但存在杂乱无章的现象。

杨宝祝认为,目前在农业领域,还无法做到银行系统、阿里巴巴购物系统那样,海量又规范的大数据储存,而这方面正是农业要努力迎头赶上的地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也认为,未来我国农业大数据要在基础研究、海量数据、精准预测上下工夫,现在存在的技术不成熟、大型制造商接入程度低、缺乏模式、缺乏规范、缺乏政策等问题,要通过技术、商业模式、产学研联合,共同建设完善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云平台要形成大循环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更需要建立云平台。农业分布广、领域多、规模小、用户分散,很难也没必要让每个用户都建立自己应用系统,应根据地区或行业需要,建立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的农业云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软硬件投入,包括服务器、机房、操作系统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开发和运行,降低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成本,提高开发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运维成本等。”杨宝祝说。

杨宝祝表示,“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农业云平台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同时必须在“质量”上下工夫,否则,智慧农业发展的速度将受到影响。“所谓质量,就是计算机技术和农业业务的结合程度,关键是如何让农业信息技术嵌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成为农业生产的要素之一,做到像种子、化肥、农药一样,让农业生产离不开它,真正发挥平台服务的作用。”杨宝祝说。

同时,农业云平台是一个细分的产业,它是云平台和农业业务的交叉部分,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相应的研究、示范和产业化链条。其中,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主要定位是研究和示范,企业的主要定位则是产业化。杨宝祝说,遗憾的是,现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内部循环,没有形成一个全局的大循环体系。

“所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按区域、按行业来建立云平台,为相应的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迫在眉睫。”杨宝祝表示。



相关资讯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服务热线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546-5580789
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