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吴江区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发布,吴江“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有了行动指南。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会议现场之一,迎来与会人员的参观并受到高度评价,吴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成果受到全国瞩目。
近年来,我区坚持落实“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农业信息化典型。
目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十二五”以来,吴江农业信息化指数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了全区宽带IP城域网全覆盖,信息基础设施已基本覆盖吴江农业各领域。在此基础上,吴江正实施光纤到村、网络到户,进一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今年,我区在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载体上推陈出新。在原有农业网站的基础上,区农委打造了“农情万家”云媒体平台,农户在自家电视上便可观看农业咨讯并接受相关专业培训,打通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吴江农业”公众微信平台上线,第一时间发布最新农情咨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得到改善。
在进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一批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在全区层面,目前已建有农业项目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水生动物疫病远程会诊系统、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系统、测土配方系统、森林湿地地理信息监管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农业服务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从2014年开始,吴江启动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推进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信息化,打造“智慧农业”。政府建服务平台,企业做应用系统,重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层面,主要打造了智慧农业管理中心、便民信息服务等多个平台;企业层面先后建成了苏州神元科技铁皮石斛智能化种植、三港配送追溯体系与物联网应用、申航池塘智能化生态养殖、稻麦智慧管理等多个系统。物联网技术在作物种植、水产养殖、园艺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农业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减少劳动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吴江农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农副产品集聚,这也催生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同步迅速发展。吴江电商平台、供销系统的云商平台、邮政系统电商平台等一系列农副产品网上商城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企业与市场接轨,积极践行“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开始探索线上流通渠道,华佳服饰、太湖雪丝绸、太湖蟹、福康蔬菜、五月田有机农产品等都建立了网上交易系统,或是与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交易额逐年扩大。
苏州现代农业定位都市农业,其地位的重要性不在于比例而在于功能,比重不大作用大。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用工业理念来改造农业,像抓工业开发区一样抓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核七片”农业园区,建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5个苏州市级农业示范园区。
纵观吴江农业发展全貌,农业信息化发展刚刚破题,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里核心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区农委主任汝少峰表示,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大力推进“一核七片”八大园区的建设,以点带面,以同里核心区带动各个镇(区)农业园区的发展,推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从“盆景”变成“风景”,从“风景”走向“愿景”,促使吴江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互联网+信用三农”助力湛江农业